时间:2025-04-06 14:02 作者:吾酷 浏览量:593
消费、投资、出口历来被称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仓石”,因此,拉动内需具有特殊重要性。有效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除有赖于财政政策在完善社保、医疗、教育、就业等消费体制机制上发挥作用,还有赖于金融充分发挥作用。要提振居民消费,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如何通过支持居民消费来支撑经济发展是当前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城镇居民消费面临的新情况
受疫情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意愿降低。今年3月以来,国内一些省份和部分城市出现新一波疫情,对居民消费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低收入者的冲击较大,其对自身经济财务状况的考量,意识到存款防范风险的重要性,现在手头即使有闲钱也更愿意存到银行或者买理财产品而不愿消费,谨慎消费意识明显提升。对吉林省某市200户城镇居民调查显示,41%家庭表示消费意愿降低。同时,伴随着国家对绿色环保低碳等理念的倡导,新消费理念进一步唤起消费者的理性行为。
稳就业压力加大。当前国内发生疫情的城市,部分城镇员工居家办公,对部分住宿、餐饮、旅游、运输等市场主体造成较大冲击,聚集性和接触性消费受到影响,公开数据显示,七成以上住宿、餐饮、旅游等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不容乐观,面临物流、销售、现金等压力。同时,由于部分居民就业压力和收入不确定性增加,人们缩减非刚性消费支出的倾向性有所增强。
人口政策和结构变化带动新消费需求。近几年,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放开,对儿童公共教育服务方面,消费潜力释放加大。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结构朝着中度老龄化迈进,中老年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健康检测与健康管理、健康养生、保健食品、功能性健康产品等成为人们生活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使得中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进一步被释放。目前,针对日益增长的儿童教育和养老服务需求,在提供更加细分多样的消费服务方面还存在许多供给短板,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缺少配套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他们日常消费服务需求,还需要金融资源更多进入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的领域。
消费信贷业务规模较小。与传统信贷相比,消费信贷具有额度小、客户分散、需求频度高的特点,给银行业风险监控带来了较大挑战,不同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之间也存在着信息共享上的瓶颈。目前,虽然我国消费贷款品种繁多,但对消费领域在信贷营销策略上仍比较保守,从而造成了消费贷款在基层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近年来,金融机构为扩展业务渠道,增加营业收入,陆续与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和数据科技公司等机构联合发放线上贷款,对消费升级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线上联合消费贷款合作模式集中、金额小、期限短,不能适应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的需要。
政策建议
一是采取积极措施,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归根结底是要提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为此,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综合发力帮助企业减负,做大小微和服务业企业就业“蓄水池”,提升居民就业渠道,提高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稳定和提升居民预期收入信心。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增加城乡居民各类财产性收入,多措并举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促进消费增长。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鼓励和支持农民外出打工,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二是壮大消费金融组织体系,合理发展消费金融。金融机构应承担起助企纾困、保市场主体的责任,积极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有条件的银行业机构围绕新消费领域,设立专营部门或业务专班,开发特色消费产品,提供贴近实际、专业性和综合化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保险业,拓展保险特别是农村保险的覆盖范围,创新保险产品,为居民增加即期消费扫除后顾之忧。鼓励消费金融公司细分市场拓展业务内容,有针对性地提供特色服务。
三是不断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满足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抓住当前消费热点,做好重点对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精准服务,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残障人士等群体及时获得价格合理、金额适当的融资服务,支持其生活消费。加强重点领域消费需求支持,有重点地推进居民购车消费、合理购房消费、改善性房屋维修消费、教育培训消费、文化体育消费、绿色消费、度假旅游消费、养老健康消费等具有广阔前景的消费信贷业务。完善非抵押分期付款、循环信贷、信用卡信贷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居民扩大即期消费。探索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展远程客户授权,实现消费贷款线上申请、审批和放款,通过在线消费信贷服务升级,进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整合。
四是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引导金融深耕农村消费市场,下沉服务,向基层延伸服务网点,大力推进助农取款服务点、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建设和开展IC卡闪付业务,改善小城镇、农村集市、商业聚集区银行卡受理环境,扩大整体消费金融业务的覆盖面,使广大的农村居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服务,提高用卡便捷度。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完善金融消费纠纷受理处理机制。建立金融消费领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信贷风险识别、预警和防范机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解读 魏鹏举:拍卖理论可以更好实现文化数据资源资产化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拍卖活动是在人类历史上非常古老的、传统的经济活动,两位获奖者提出的拍卖理论对通过拍卖来实现的交易活动进行了新的合理的机制设计<1979年-1985年期间米尔格罗姆曾在西北大学和耶鲁大学任教,自1987年起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目前是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工程学院教授,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他认为该理论还能够覆盖普通百姓,让他们实现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