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6 21:58 作者:杨帆 浏览量:371
新华社银川6月17日电(记者许晋豫)进入6月,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东川村的3100多亩黄花进入生长“冲刺期”,从高空看去,罗山脚下的平原地带阡陌纵横、绿意盎然,成片的黄花丰收在望。
最近,东川村脱贫户周兴瑞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到田里除草。6月底,黄花将进入采摘季,周兴瑞担心黄花的灌溉问题。
“去年红寺堡区大旱,今年以来降雨也很少,水成了最大的难题。黄花用水期集中在采摘前后的一个多月,如果不能及时灌溉黄花花苞就会脱落,导致大幅减产。”周兴瑞说。
红寺堡区地处宁夏干旱带,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扬黄扶贫集中安置区。开发建设20多年来,红寺堡区在黄河水的润泽下,灌溉面积达到70多万亩,从不毛之地变身为“荒原绿洲”,黄花等脱贫富民产业蓬勃发展。
尽管天气干旱,在周兴瑞的黄花地里,黄花根部的土壤却是湿润的,这得益于东川村的滴灌,滴灌通过主管网把水送到田间地头,再通过指头粗细的细管将水送到农作物根部,这不仅较大水漫灌节约三分之一左右的水资源,还能增加灌溉频率。
周兴瑞告诉记者,以前大水漫灌需要一家一户轮着来,经常大半夜等着浇地,滴灌只需要铺好管子在家等着就可以了。因为每亩地的水量有限,大水漫灌只能灌溉一两次,而滴灌能浇六七次,并且滴灌效率更高,大水漫灌一天只能浇30多亩地,滴灌能浇100亩左右。
小小的滴灌却有着“大体量”,东川村的滴灌配套有容量近1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可以为4000多亩耕地供水,而这占据了东川村耕地面积的一半。来到滴灌泵房,正在工作的4台水泵嗡嗡作响,管理员在泵房可以根据地块大小调节水压。
东川村滴灌泵房管理员熊治成说,泵房还配备有水肥一体化设备,它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种地成本。
东川村只是红寺堡区高效节水灌溉的一个缩影。据红寺堡区水务局局长王贯举介绍,近年来,红寺堡区加快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8万亩左右,让宝贵的黄河水更好地发挥作用。
有了水,干旱贫瘠的土地就有了希望。看着自家田地里长势喜人的黄花,周兴瑞晒得黝黑的脸上挂满笑容,他说:“一亩黄花纯收入在三四千元,比种玉米好多了,我们一家人就靠这20多亩黄花生活。这两年天气干旱,地里的黄花全靠滴灌维持产量,有水就有希望,我们一年再辛苦也值得。”
这一方面是因对疫情防控的重视,常态化防控机制的完善,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前期疫情防控所积累的经验,以及核酸检测等技术条件的成熟这是对疫情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常态化体现,而这也需要相关群体的积极配合新浪体育足球官网app下载bf06.cc网站☜为了提高积极性,承建方试行了超额超产奖励制度,规定每人每天劳动定额为66车,完成的每车奖励2分钱,超过定额者每车奖励4分钱为了稳定干部队伍,免除后顾之忧,蛇口工业区筹办了学校、医院和住宅小区等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