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5 10:50 作者:冯庸 浏览量:1951
中新社云南腾冲6月20日电 题:侨乡和顺文脉不断
中新社记者 韩帅南
近日,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游客增多,田园牧歌式的景观和深厚文化底蕴让这座边陲小镇旅游逐步复苏。
穿过造型别致的双虹桥,依山而建的和顺图书馆吸引游客驻足。该馆建于1928年,是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教育而捐资创办的乡村图书馆。胡适、熊庆来、龚自知等文化大家都曾为该馆题字。
有游客好奇问道,“听说国内的乡村已经有更大的图书馆了,那和顺图书馆还能保住‘中国最大乡村图书馆’的称号吗?”“也许规模会超过,但藏书一定比不过这里。”和顺图书馆原馆长寸茂鸿介绍说,该馆现有藏书11万余册,典藏文献图书丰富,不仅有古籍、珍贵丛书,清朝、民国字画,还馆藏部分名人手迹。
事实上,和顺图书馆只是和顺人崇文尚教的缩影。“和顺古镇是诗书礼仪之乡,历代和顺人都很注重文化传承。”据寸茂鸿介绍,和顺在明代就设帐教学,清代设和顺义学,和顺宗祠也在文化教育中发挥了特殊作用,镇内8个宗祠都先后办学多年。
沿着西南丝绸之路,和顺人几百年前就出国闯荡“夷方”。当和顺人走出国门,不断引进南亚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在和顺碰撞交融,形成了开放开明、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至今,当地仍有3万多人侨居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海外和顺”。
走过狭窄悠长的青石板巷,另一吸引游客之处是知名哲学家艾思奇故居。该建筑主体风格为中西合璧,已有上百年历史。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1910年出生于和顺水碓村,两岁便随父母迁居昆明。
走出艾思奇故居不远,一座“能行好哲院”吸人眼球。院中设有哲学书屋、初心展馆等,一经建成便成为当地民众和游客学习哲学的好场所。(完)
南海意库以引进文化、设计、创意类公司为主,据招商蛇口提供的数据,园区目前入驻企业超过190家,产业聚集度超80%m88体育官方开奖预测bf08.cc网站地址☜ 新京报记者吴为